首页 > AG新闻中心 > 酒店行业动态

AG视讯- AG真人视讯平台| AG真人视讯官网|传统相声里的北京小吃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1:06    次浏览

相声发源于北京,是北京的土产,又是最接地气的艺术,里面关于市民生活的描述非常之多,这就不乏有大量与饮食相关的内容,比如传统相声中就有大量描写北京小吃的段子。回汉两教的包子 侯宝林先生的《卖包子》改编于传统相声《八大改行》,说的都是艺人改行做小买卖的笑话,比如抓髻赵卖切糕、刘宝全卖粥、金少山卖馄饨等等,都是各色的北京小吃,其中所说的周信芳改行卖的包子倒是值得聊一聊。包子并不是稀罕之物,是老北京人人喜爱的小吃,分为回汉两教两大派。大教的包子以猪肉馅儿为主,清真贵教的包子以羊肉馅儿为主,两种包子的吆喝也不同。大教: 包才!好白了哦的面子儿啵!吃点儿包,闹点儿包,尝尝包儿的馅儿呀! 贵教: 新哎屉儿的,热包儿热的咧,酦面包儿的又热咧! 不仅吆喝和馅料不同,就连两种包子的外形也不一样。大教的包子讲究带褶儿,据说厨师考试的时候,能捏出18个褶才算及格。清真贵教的包子不带褶儿,外形很像电视剧里唐僧戴的毗卢大帽倒放过来,所以又叫倒僧帽。烧饼 北京人对烧饼和火烧有着泾渭分明的区别,有芝麻的叫烧饼,没芝麻的叫火烧。烧饼算是平民小吃里比较讲究的东西了,外面的皮咬着酥脆,伴着芝麻的香气,里面的面软而暄腾,又和着麻将、椒盐、小茴香的味道,两厢配合在一起,无论口感还是味型,却有点点心的意思。老北京人早点里有用它夹油条的,烧羊肉、爆肚时也是搭配的佳品,即便是老北京的下午,还有人就拿它当个下午茶的茶点。这不,刘宝瑞先生的传统相声《日遭三险》里,就有那爱占小便宜的人在茶馆里,抠完人包子馅儿,就开始磕人家烧饼上的芝麻。小小一枚烧饼,把爱占小便宜人的形象简直刻画到了极致,当然也可以看出,即便是烧饼上的芝麻,那也是非常好吃的。烧羊肉 《官场斗》可能是大家最熟悉单口相声了,虽然守着大清两大吃货之一的乾隆爷,但里面提到吃吃喝喝的桥段却非常少,不过我还是找到了一条,而这项吃食还是我尤其爱吃的烧羊肉。《官场斗》里曾有一段故事,说乾隆有一天故意想让和珅和大人露露脸,就提前让他准备几个问题,第二天金殿上好显摆显摆学问,问题是“什么在上?什么在下?什么在东?什么在西?什么厚?什么薄?什么瘦?什么肥?”和大人怎么想也想不明白,便买了点烧羊肉去请教刘罗锅,罗锅一看烧羊肉也馋了,边吃边喝,结果喝多了,便随便给和珅一个答案,“黄瓜高,茄子低,冬瓜东,西瓜西,喝酒厚,耍钱薄,羊腱子肉瘦,羊尾巴油肥。”看到羊尾巴油的时候,脑补着美味的烧羊肉,有没有口水滴了三滴? 当然后来刘墉第二天给出了正确答案“君在上,臣在下,文在东,武在西,皇恩厚,人情薄,严霜瘦,春雨肥”,和珅也出了大丑。无论故事如何,也无论什么在上,什么在下,不过这烧羊肉却勾的我够呛。 传统相声里的北京小吃非常多,这里也只是挂一漏万地提了几嘴我最熟悉的,像《天王殿》里的凉粉、《卖面茶》里的面茶、《卖布头》里的糖葫芦等等,非常丰富,我只负责抛砖,想听更多的北京小吃,还是听听传统相声里怎么说的吧。长按二维码——识别图中二维码——关注红小豆馆主(ID:yangyuanandre)作者红小豆馆主,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全文均为本人原创,禁止随意转载如需转载,请通过公众号留言联系关注此公众号(ID:yangyuanandre)会看到更多精彩更多美味。赞赏人赞赏